H3C专注者的崛起

文章来源: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1-09-06
分享到
在全球网络技术领域,思科曾经独占鳌头.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端坐业界头把交椅近二十年的IT巨头,最近却内忧外患.

在全球网络技术领域,思科曾经独占鳌头。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端坐业界头把交椅近二十年的IT巨头,最近却内忧外患。在这场席卷全球IT领域洗牌的风暴中,思科已经四面楚歌,全球市场危机四伏,而在中国市场,其冠军权杖已经易主,取而代之的是H3C(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脱胎于华为3Com,几经股权变更,一家至今普通人都鲜有了解的企业,就这样低调地将行业霸主从中国市场愈推愈远。所有人都不禁想问:H3C靠的是怎样的决胜武器?

专注者的胜利

“坦率地讲,几年之前,H3C还是思科的追赶者,而且局限在中国市场。但在2010年H3C在国内企业网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思科,全球市场份额 2010年H3C/HP占12%,同时在2011年上半年保持着良好的成长势头,H3C已经越来越被更多的全球500强企业所认可。”对于思科,H3C公司营销副总裁王巍依旧保持着几份尊重与敬慕。尽管自己所在的企业,已经在思科的命根子——路由器和交换机业务领域,与巨人掰起了手腕。

H3C并不讳言整个行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由思科的一统天下,逐渐步入今天列国混战的局面,思科的“自毁长城”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但是像H3C这样能长期秉持“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也是他们能够抓住机遇,在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稳定成长的原因。

H3C从成立伊始就一直聚焦IP网络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前些年一直高达整体营收的18%,目前其投入也仍高达公司营收的15%,而这些研发投入又都集中在一个领域,就是IP网络技术。投入结果直接反应在H3C专利数量上,在全国2010年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仅仅拥有4800名员工的H3C位列第六,平均每个研发人员拥有1.2个专利。正是这种专注和积累为H3C今天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已经成功服务于新浪、百度、淘宝、腾讯、搜狐、盛大等世界大型互联网公司,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第一品牌,同时全面进入四大国有银行、中石油、中石化等高端客户。在坐稳本土市场的同时,H3C也把触角伸向了对手的腹地——思科最重要也最为在意的美国本土市场。 H3C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成功进入梦工厂、麻省理工大学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建设项目。

尽管从2003年成立至今,H3C经历了若干次股权更迭,但其在自身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保持了难得的稳定与一致。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八年内没有一人离开。当年H3C出征的千人军团,原班人马基本全部保留。在公司人员规模上,2006年以来并没有因为业绩的增长而盲目扩张,依然保持着4800人的最适合的员工规模。

“2006年的时候,我们曾经进行过一次讨论:做大还是做强?当时,H3C营业收入的年增长速度达到了70%—80%。但是最终我们选择做专、做强。”王巍回忆道。直到今天,H3C依然保持着稳定的盈利水平,并且每年为公司所在地杭州市带来1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利税。

云时代的竞争在“地面”

目前产业发生的变化,其最核心的推动力是整个IT系统相对独立的计算、网络和存储,在朝一个新的方向发生变化,那就是把计算、存储和网络统一起来打造成一个基础架构,而这种交互体现最突出的就是云计算。为此,王巍认为,目前席卷全球的IT变革其实就是融合的IT架构的革命。

这种变革带来的是跨界的技术竞争,并且让整个IT界从技术标准到相关协议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牌,对此各个厂商采取的战略都不一样,有扩张、有收缩,有继续更专注一个领域,H3C就是后者。对于H3C来说,业界的乱象并没有影响公司的发展战略,其始终专注于IP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对于云计算这个概念,H3C也并没有只是充当一个说客,夸夸其谈,H3C更加务实地从技术层面推动“云”计算的落地。

H3C协同HP向IEEE提出了新一代数据中心虚拟接入解决方案VEPA标准草案,该标准也被称为802.1qbg标准,据悉今年年底将会得到正式通过。VEPA是标准化和开放化的技术标准,具有性能高、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它也得到了Juniper、IBM、Qlogic、Brocade等网络设备厂商的支持。

而针对云的数据中心以及城域网、园区网等环境应用,H3C都已经领跑于其他对手。早在2009年,H3C就推出了数据中心级的核心交换产品 S12500,成为国内首款基于100G平台的网络产品,而在今年年初H3C针对“云”应用需求发布了新一代核心交换机S10500,成为惠普和思科在美国引发“口水战”的源头,这场争论在国内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除了系列的硬件产品推出之外,王巍介绍今年H3C还会发布V7,这是一个新的操作系统,也是云就绪的操作系统,把虚拟化和自动化云技术在软件平台上嵌入进去。

对于当前技术革命性的变迁,H3C的目标踏实且专注。“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我们希望通过标准制订和技术与产品推新,实现从现在领先者到领导者的跨越。”王巍对此充满信心。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