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轴承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趫凡 文章来源:中国轴承工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1-10-18
分享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是近十五年来中国轴承工业和全国经济各条战线一样在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上取得了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并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独立的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是近十五年来中国轴承工业和全国经济各条战线一样在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上取得了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并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独立的产业体系。到2010年,全轴承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60亿元,产量达到150亿套,分别增长了5倍和18倍。期间的发展经历了市场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中国轴承行业发展的从“九五”到“十一五”3个五年计划的重要阶段。

“九五”期间,为了引导轴承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组织全行业开展微小型球轴承减振降噪和提高密封性能联合攻关,取得了突出成效,缩短了和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15年来,中国轴承产品出口创汇极大提高,创汇额增长了近10倍,达到33亿美元。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同样反映在轴承行业广大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15年来,由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转化过来的民营企业占轴承行业的比例由不足20%到目前的66%,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十五”计划开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又适时向全行业提出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由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争取用3~4个五年计划时间,使中国轴承由目前的大国地位向世界轴承强国迈进。当前,中国的轴承经济规模总量约占世界轴承经济总量的21%,产能位列世界第三位,但远不是世界轴承强国。在诸如高速列车、精密轴承和大飞机轴承等关键领域还是国外跨国公司一统天下,进口轴承的增幅高于出口,年逆差达5亿美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突出强调了轴承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政府各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中,如在智能制造装备中,将高速精密轴承作为“关键的执行和传动零部件”,列为发展重点。工信部2010年发布“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规划”将下列轴承作为重点:1.5MW以上风力发电机增速器轴承、发电机轴承和主轴轴承;核电站二级泵轴承;轿车三代轮毂和重载卡车二代轮毂轴承单元;时速300km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内燃机车、载重100t铁路重载货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车;全断面掘进机主驱动轴承;大型薄板冷热连轧设备、高速线材轧机和森吉米尔轧机用轴承;高档数控机床用大型精密轴承、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轴承和大型飞机配套轴承等。政府规划还进一步提出:要培育100家有较大规模,专、精、特、新,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形成若干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若干国家级基础零部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行业检测实验平台和培训中心等。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在新形势下面向轴承企业,全力推动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努力当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了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坚持走自主创新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行业发展全局,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制造技术升级,推进大集团、“小巨人”企业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十一五”期间轴承行业组织了以下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巩固和发展了“九五”、“十五”微小型球轴承减振降噪攻关成果;组织了提高轴承寿命和可靠性攻关、滚子轴承减振降噪攻关;启动了轴承抗疲劳制造技术攻关;组织了大飞机轴承研发、高档数控机床轴承研发、准高速铁路客车轴承研发、提速重载铁路货车轴承研发和超深井石油钻机轴承研发等专项技术攻关。

“十一五”期间轴承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有:①以“神五”、“神六”、“神七”、“嫦娥一号”、大推力火箭和“歼十”为代表的航天、航空和其他国防装备配套轴承全部立足国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②微小型球轴承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微小型球轴承磨加工、超精加工和装配自动生产线已增加到1000多条。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和变浆轴承,核电站二级泵轴承,准高速铁路客车轴承,提速重载铁路货车轴承,水泥立磨机轴承,新一代CT机轴承,第三代轿车轮毂轴承单元,长寿命汽车水泵轴连轴承,超精密级森吉米尔轧机轴承和重大型数控机床主轴、回转工作台轴承,12000m高可靠性超深井石油钻机轴承,高转速、耐高温、长寿命化纤设备轴承,长寿命矿山振动筛轴承和薄壁机器人轴承等等研发成功并产业化。④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先进适用的工艺及装备,如锻造控温电感应加热、套锻和整径,余热利用保护气氛退火,节能型可控气氛多功能热处理生产线,车加工自动生产线,大型冷辗扩机,特大型数控磨床,以车代磨工艺及装备等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行业重大装备轴承研发和产业化也取得积极进展,全国轴承行业的优势企业研发了16个关键领域中的13个领域的106种重大技术装备的配套轴承528种,年新增销售收入92亿元,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为我国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作出了贡献。

目前,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已拥有一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瓦轴)、5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万向钱潮、瓦轴、洛轴、哈尔滨、西北)、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9家国家认可的实验室。

我国轴承行业“十二五”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总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条主线——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四个着力点——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建设,两化融合;二个落脚点——提高重大装备轴承自主化率,提高轴承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实现总目标——基本建成世界轴承强国。

主要标志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①经济规模。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茅。有两到三家龙头企业销售额进入世界前十。②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培育若干个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若干个产业积聚区发展成为由有国际影响力的、年销售额超200亿元的轴承产业集群。③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洛轴所、中机十院及河南科大的行业技术创新骨干和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依托排头兵企业建成两到三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由现在的5家发展到10家以上。组成若干个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联盟。一批核心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重大成果。轴承标准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一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④产品水平。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产品实物质量包括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特别是可靠性和一致性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装备配套轴承的自主化率达到80%以上。

“十二五”计划发展的总量目标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20亿元,轴承产量达到280亿套。

可以期待,中国轴承工业的持续、健康、稳健的发展,一定会为打造世界轴承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