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珠三角制造业 一场机器人风暴在酝酿中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3-25
分享到
随着一汽大众南海生产基地自动化应用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三水机器人产业加速前进。“相比起ABB、库卡等外国机器人制造的‘高富帅’,国产机器人可能更‘接地气’。

春节后归来,广东澳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订单开始多起来。但在其生产车间内,却鲜见工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几台工业机器人,在陈健这名90后小伙的操控下,不知疲倦地加工生产。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对于有“世界工厂”之称的珠三角而言,随着“用工荒”的突出,或将成为此次自动化浪潮的圆心。

而在佛山,机器自动化覆盖率近80%的一汽大众及其一系列配套企业的落户,更被视作佛山制造业革命式的聚变。身处这核心辐射带的三水,不少企业在抢抓汽车产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快了追赶智能人工时代的步伐。

如果说宏观的形势还略显长远的话,不妨将视线聚焦到机器人刚刚闯入三水的这一瞬间:试用机器人的企业还在与这位“新员工”不断磨合,而干了6年的老员工王伟则从枯燥、单一的工序中解放出来,去尝试学习机械设计等更高附加值的工作。

面对机器人的浩荡来袭,靠出售廉价劳力谋生的产业工人会作何感受?原来立足于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制度又如何顺应“人+机器人”的变化趋势?无论最终是机器人成为生产线上的主角,还是其将老工人赶出了工厂,三水产业与机器人的故事已然开始。

走进澳美高新的厂房,一片整洁明亮的空间映入眼帘。令人意外的是,只有2-3个工人围着生产线,注视着一个个橙红色的机械手臂,去从事他们以往日日如是的冲压打孔工序。

不知疲倦、不会辞工、产能稳定的“好员工”

“有了机器人以后,就不用担心生产受人的因素的太大影响。”澳美高新产品研发与IE部经理陈舞琴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下旬至今,公司共引进7台工业机器人投入生产,大概相当于原来10个员工的工作量。

“机器人不会累,只要有电,任何时候都能运作,所以在一些重复性高、可复制性强、但又需要标准化的工序环节上非常实用,对应对目前的人力资源困局也有极大帮助。”

往自动化方向的转型,是澳美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减下的重要选择。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向英分介绍,80后、90后的新一代产业工人,已逐渐难以适应铝型材行业高强度的劳作、枯燥单调的工序等传统的工厂劳动模式。尽管澳美的工资待遇在行业上已达中上水平,但每逢春节、夏季工人还是会大量流失。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