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研发实力,建强风电行业

作者:张桢莉 文章来源:MM《现代制造》 发布时间:2014-10-13
分享到
随着风电市场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体技术的进步,兆瓦级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设备方面持续进步,新安装机组功率进一步上升.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祁和生

随着风电市场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体技术的进步,兆瓦级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设备方面持续进步,新安装机组功率进一步上升。

我国现在的风电市场情况较去年而言,明显有所改善,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近日,本刊记者与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祁和生先生就风电行业的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交流。

“输电线路是最为制约风电行业发展的因素。” 祁秘书长说:“所以为了发展风电,国家努力建设输电线路、鼓励发展分散式发电、积极推动海上风电的建设。目前我国北部省份有几条线路在建;河北省张家口地区风电送出的3条500kV新通道正在建设,该通道将新增风电送出能力约180万kW,全部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另外,锡盟至山东济南交流1000kV特高压外送通道,捆绑送出风电规模为100万kW;锡盟至江苏泰州直流±800kV特高压外送通道,捆绑送出风电规模为90万kW。这些外送通道建成之后会将对这些地区弃风限电的情况有所缓和。”

尽管在我国南方地区建设风场难度较大,但由于用电负荷大没有限电因素的制约,跨省调度比较方便,是这几年我国风电的主要市场。为优化风电开发布局,促进分散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以分散式接入方式开发风电项目。分散式发电方式是指位于用电负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产生的电力就近接入电网,并在当地消纳。祁秘书长表示:“风电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海上风电。”国家能源局近期组织召开了“全国海上风电推进会”,并公布了《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涉及44个海上风电项目,共计逾10GW装机容量。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促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措施,推进产业下一步发展。但是发展海上风电存在着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维护困难等问题,其风险更大,如果机组质量不够可靠将会加大投资风险。

在谈到今年的世界风能大会时,祁秘书长介绍:“一年一度的世界风能大会是由世界风能协会举办的,它的宗旨是发展和促进世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今年的风能大会同去年在古巴举行的大会规模很为接近,参加的人数较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分布式发电——风力发电与需求的合理匹配。发展风能就是要在各种场合提供各种机会加以利用,不仅仅是大规模并入大电网,作为点缀的分散式、分布式发电方式也要发展,分布式风电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是能源的后补,也是一种解决能源的方式。”

我国风电机组在技术上愈来愈为成熟,风电机组正在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风电市场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体技术的进步,兆瓦级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设备方面持续进步,新安装机组功率进一步上升,2013年当年新安装机组平均功率达1720kW。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纷纷下线:2013年,金风科技6MW、东方电气5.5MW、海装风电5MW、华锐风电6MW海上风电机组陆续下线并安装。在我国风电发展的初期,风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较为简单,是按照风电机组的基本要求来设置的。但伴随着安装机组越来越多,运行的时间越来越长,得到的运行经验和数据也越来越多,需根据风的大小、机组特性、风场地形等实现智能化控制,能够按照当地的环境进行更精准的智能控制,从而优化机组性能并提高发电量。”祁秘书长解释道。

目前,风电机组的技术路线主要以双馈机型为主,其市场占比约为80%。但随着我国生产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的金风科技、湘电风能的市场的扩展,直驱永磁型风电的市场占比在逐年增加。“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国内外公司在开发未来新产品技术方面也是向低中速永磁全功率变流方向发展。广东明阳和德国Aerodyn公司共同开发设计的SCD超紧凑传动型风电机组,专门针对近岸型与海上风电的特点进行设计。

其独特的免维护设计、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确保了风电机组的经济性特点。”祁秘书长补充说。

对于防风沙、盐雾、抗台风、耐低温等我国特有气候特征的技术支持已实现优化。祁秘书长接着说:“但目前尚未有比较成熟的抗冰冻技术来解决南方地区冬季在叶片上结冰的问题。”

针对风电机组的研发,祁秘书长认为现今国内的风电机组在设计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相较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我国的风电机组的初始技术都是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国外引进的风电技术的吸收、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来消化提高。因此,国内的风电企业在设计技术、测试技术和制造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此,今年在风电机组材料方面,叶片所需玻璃纤维、巴萨木由于库源不足,导致材料供应紧张,影响了部分企业的产能。

收藏
赞一下
0